咨询热线:
027-88933327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文化理念
企业风貌
发展历程
企业宣传片
产品中心
耐压设备
继电保护测试仪
SF6测试仪器
变压器检测仪
断路器(开关)测试仪器
互感器计量检测设备
蓄电池检测
电能计量检定装置
避雷器及绝缘子测试仪
电容发电机检测设备
石油化工仪器
电缆故障测试仪
绝缘兆欧表
其他电测产品及附件
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最新公告
行业动态
技术文章
技术支持
解决方案
校准证书
近期业绩
联系我们
企业位置
人才策略
售后服务
旗下网站
高压检测仪器
计量检测仪器
蓄电池检测仪器
人力资源
新闻动态
News
企业新闻
最新公告
行业动态
技术文章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如果您对我们产品有任何疑惑和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热线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2021电力行业观察:电改加速市场化 未来仍需持续发力
更新时间:2022-01-17 点击次数:
次
2021年已逝。
我们在岁末年初之时,回望过去的一年。
这一年里,世界仍处于疫情笼罩之下。所幸,有了此前攒下的经验,我们应对起来便更显从容。
我国经济社会活动逐渐复苏。被称作经济晴雨表的电力,辉映出复苏浪潮中汹涌澎湃的动力。甚至,全国多地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电力供应趋紧状况。惟其艰难,方显本色。电力行业坚守住能源安全,保障了电力可靠供应,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
另一方面,全球低碳化趋势持续推进,我国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电力这一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行业,以实际行动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
由此,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一大批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头部企业带动发起,行业产业链、生态圈慢慢打造成型……一场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这激荡的变化,或将在新的一年持续。
执行有序用电,保供守住民生底线
如果要盘点2021年电力行业的大事,相信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有序用电。
电力供应趋紧的情况,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曾出现。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电力产能过剩,怎么会用电紧张呢?市民已经许多年没有听到“错峰用电”的字眼了。
然而,在这一年,电力趋紧状况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有些地方从年初就开始了。
其时,湖南、江西、浙江、内蒙古等省份限电。情况最为严重的湖南,甚至出现写字楼断电,电梯停运,员工无奈爬楼梯的情况。
根据当时公开的数据,2020年12月,湖南、江西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甚至超过夏季负荷。
关于用电负荷激增的原因,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和低温寒流叠加,导致电力需求超预期高速增长。也就是说,这是经济复苏与气温骤降双重因素所致。
气温降低的因素,在缺乏集中采暖的南方,影响更为显著。2021年1月11日,南方电网统调最高负荷达1.97亿千瓦峰值。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首次连续5日出现冬季日用电负荷与夏季高峰时段相当的情况。
南网总调相关专家表示,受电煤燃气供应紧张、水电枯水期发电能力下降以及线路覆冰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供应持续偏紧,紧急错峰、避峰风险加大。
彼时,南方电网公司密切跟进电力供需趋势变化,持续做好防冰抗冰工作,深挖电源侧顶峰能力,加强负荷侧管理,精心做好供电服务,全力应对本次极寒天气,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及电力有序供应。
一些行业专家认为,电力行业传统“迎峰度夏”的状况被彻底扭转,要兼顾“迎峰度冬”。而更严峻的形势还在后头。到了夏秋季节,我国迎来了一场范围更大、时间更持久的错避峰用电。
2021年7月,全国日用电量刷新历史纪录,当月14日达到271.87亿千瓦时,比上一年夏季的最高值增长超过了10%。“西安停电”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9月,江苏、广东、云南、浙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错峰用电。情况最严峻的东北地区,受限电影响的范围甚至波及居民。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对媒体称,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才采取了对居民紧急限电的措施。待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
在需求增长与燃煤供应偏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新能源出力不稳等因素叠加下,供电矛盾紧张,这次错避峰有序用电一直持续到11月。期间,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在多个场合重申电力保供的重要性。煤电的稳定出力兜底,加上大电网统筹调配资源的能力,最终让行业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理事长辛保安在今年协会新年贺词中称,电力需求长时间处于紧平衡状态。全行业服从大局、通力合作,全力落实国家调控措施,发电供热企业千方百计保供,电网企业优化调度运行、加强网间互济,并配合政府做好需求侧管理,守住了民生底线。
而对于冬春季节的保供电形势,中电联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随着冬季到来,用电高峰期、冬季供暖期、水电枯水期三期叠加,电力供需呈现“全国紧平衡、局部有缺口、燃料是关键、安全压力大”的形势和特点,大战大考还在继续。
电改加速市场化,未来仍需持续发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约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0%以上。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一系列电改市场化政策的推行落地。如,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进入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并启动第二批省级电力现货新试点,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进入实质性建设和运行阶段,跨省跨区交易破冰。全面放开煤电上网电价,扩大交易价格浮动比例,引入电网代理购电机制,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
当新一轮电改走过第六个年头,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修编者,或是执行者,都蹚进了更深的水域,取得了成绩和突破,对市场化的理解和认识也更为深刻。
电力体制改革
,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均有了显著变化。
而在与电改相关的领域,一些同样深刻的变化也在发生。
比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到年底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履约完成率为99.5%。电力行业从业者有理由憧憬,通过持续改革,未来能看到电碳市场深入融合发展的时日。
再比如,在充分市场化竞争的汽车行业,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59.5%、157.5%,汽车“电动化”潮流已不可逆转。这更加刺激着电力行业,要通过改革释放潜能,提供更为充足和优质的电能,为相关产业发展助力。
客观地说,我国距建成电力市场仍有一定距离。革命远未成功,在新的一年,甚至未来若干年内,电力行业仍需加倍努力,持续优化中国特色制度下的电力市场环境。
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更推动着电改势在必行,这一方面给了从业者们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信念和勇气,另一方面也让行业面临重重叠叠的矛盾困难。国际上,能源电力市场价格高企,安 全可靠、清洁低碳、便捷便宜的“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依然存在,因政治因素干扰正常的能源交易情况也屡有发生,我国“端好能源饭碗”的自主性变得更为迫切。
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首要任务即全力保障能源安全。要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
当然,还要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全方位拓展能源国际合作,稳步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影响力。
2021年的激荡变化,在2022年或将延续下去。正应了那句话:改革,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新型电力系统提出,“双碳”目标有了行业方向
自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以来,似乎没有什么比气候问题,更惹全球长期瞩目。近年来,全球变暖显而易见。极端天气似乎也越来越多。
但就我国来论,2021年,我们经历从1月局部地区罕见的寒潮,到7月河南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侵袭。
虽说目前的科学,尚难将极端天气与碳排放、全球变暖构筑直接的因果关联,但一种几乎被公认的观点是,如果对全球变暖状况不加以阻止,人类生存的地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遭受空前劫难。
而对于碳排放,能源电力行业承担了不少义务和责任。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能源发电与供热领域占比最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情况也大体相当。从各种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看,电力行业碳排放在全行业占比约四成,规模最大。
因此,才有了那句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电力行业该怎么干?2021年,我国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2021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有关电力行业的一场更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大幕被拉开。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思路、理念,业内展开了丰富讨论,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一项需共同遵循的法则是:要不断提升新能源的装机和电量占比。国家明确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意味着,传统的电力系统将要进行巨大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量替代常规电源,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将发生深刻变化,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的实时平衡,逐步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转变。这无疑对于整个系统的灵活性、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构建这一系统,必须将源、网、荷、储各环节有机整合起来,在发、输、变、配、用等各环节全面发力,形成多维协同的智慧电力生态系统。这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一些变化已经发生。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规模增长后,光伏、陆上风电告别补贴,实现平价上网;海上风电也将在新的一年直面取消中央财政补贴的重大挑战。新能源均将走上平价之路。
储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21年7月,《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鼓励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长期制约储能发展的成本疏导难题,看到了解决思路和办法。
上一篇:
安徽马鞍山林里龙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下一篇:
“双碳”目标下 创新ICT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数智动力”
相关文章
【盘点】近10年,电力行业工资有何变化?增
06-17
业内专家指出 碳市场“扩容”时机尚不成熟
06-16
“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
06-15
筹谋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之道
06-07
用电指标明显走低!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
06-06
图解漫画|新型电力系统是个啥?
06-02
浙江宁波供电公司实现“以电定碳”!电力数
06-01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提升监管效能 推动
05-31
为电力行业注入数字新动力:中国能源研究会
05-30
“十四五”能源治理:现代、高效、协同缺一
05-09
公司总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
电话:027-88933327
武汉华电科仪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潭路2号
电话:027-88933327
友情链接
中国南方电网
国家电网
中国电建
华电科仪
公司简介
文化理念
企业风貌
发展历程
企业宣传片
产品与服务
耐压设备
继电保护测试仪
变压器检测仪
互感器计量检测设备
蓄电池检测
更多...
资料中心
产品视频
产品说明书
技术文章
产品证书
官网手机站
微信公众号
旗下网站
高压检测仪器
计量检测仪器
蓄电池检测仪器
版权所有:武汉华电科仪电气有限公司 www.whhdky.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11010568号-3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127号